书斋

《古都》鉴赏:缺失情节却依旧完整

by illlights, 2021-07-28


《古都》这本书拖得比较久,虽然是一部中篇小说,但我花了将近半个月才读完。可能是对这种风格不是很喜欢,也可能是心态的问题,从开头就读不进去,直到千重子与苗子相遇后才真正耐心看。不过这部作品的确富有特点,我们来慢慢说。

情节与氛围的取舍

绝大多数人读完本作后的第一想法肯定和我一样:这就没了?《古都》的故事情节的确很简单,而且大部分情节都是为了渲染气氛而写的。比如下面这一段,明明是重要的“主线故事”,但作者仍要把大量笔墨放在场景的描写和人物的感伤中,情节就只有短短一句“今年千重子没去看“大字”簧火。母亲阿繁倒少有地跟着父亲去了。千重子留下来看家。”

今年千重子没去看“大字”簧火。母亲阿繁倒少有地跟着父亲去了。千重子留下来看家。
父亲他们和附近相好的批发商把木屋町二条下茶馆的房间,包租了下来。
八月十六日的“大字”,就是送神的簧火。传说从前有这样的风俗:夜里将火把抛上空中,以送别到空中游荡的鬼魂回阴府,后来由此而演变成在山上焚火。
东山如意岳的“大字”虽是正统,其实是在五座山上焚的火。
除了如意岳大字外,还有金阁寺附近大北山的“左大字”、松崎山的“妙法”、西贺茂明见山的“船形”、上嵯峨山的“牌坊形”,>>这五座山相继焚起火来。在约莫四十分钟的焚火时间里,市内的霓虹灯、广告灯都一齐熄灭。
千重子看见火光映照的山色和夜空,不由得感受到这是初秋的景象。
立秋前夕,比“大字”早半个月,下野神社还举行了越夏祭神。
千重子经常邀请几位朋友登上加茂川的堤岸,去欣赏“左大字”等。
“大字”这种仪式,干重子从小就看惯了。然而,“今年的‘大字’又……”这种感情,随着年华的增长自然而然地涌上了她的心头。

其实这种写法一直以来都是川端康成的风格,淡淡的情节和绝美的氛围,只不过《古都》可以说全部压在了氛围上,而且氛围有些反常,不再是淡淡的美,而是浓郁的古典气氛,也算是和“古都”相映吧。

在情节上,川端康成的作品虽然情节不会很显眼,但明晰的故事也还是有的:《雪国》的三次见面,虽说用了插叙但理清之后还是很明确的;《伊豆的舞女》的故事更加清楚。但《古都》的故事真的是“聊胜于无”,可以说只写了一个背景就戛然而止了,读完后知道的只是千重子和苗子的关系、真一与龙助对千重子的爱慕、秀男爱慕千重子不得便转向苗子、苗子的复杂心理。刚刚搭好舞台就宣布落幕,这有什么可看的呢?我原本就是这么想的,但当我仔细回忆时,突然发现,这本就不是一个故事。

留白?当然不是!

作为只有高中学历的学生,这种结尾我会习惯性地用答题的术语给它套上“留白”的帽子,知乎上也有类似回答说“把故事留给读者想象”。但仔细思考后不难发现,《古都》根本就没想过要留下一个故事。

大多数情况下,留白都是留个结尾,这样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前文的暗示发展成一个自己的结局,但对于《古都》这样的“还没开始写的故事”来说,结局并不重要。虽说前文有隐隐约约的暗示,比如千重子大概率会服从父亲的安排,父亲大概率会希望通过婚姻振兴家业......但直接推断出结局意义不大,没有高潮迭起的故事,要一个结局有什么意义?我想对于川端康成的作品,也许更重要的是意境。像前面所说的,大部分情节看似是讲故事其实在渲染氛围,而在故事真正要展开的时候却就此停笔。《古都》本来就没打算写故事,也自然不存在“结尾”和“留白”一说。

“古都”的意境

对不起这个我不太能读得出来,而且意境这东西也是千人千面,无法用语言描述吧,所以也没什么东西可以写。但是意境对于这本书来说太重要了,还是得列一个子标题出来。

要我说,它的意境就在“古都”二字。

少见的女性视角

这部作品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,它居然是跟随“千重子”这个女性人物发展的小说。我读过三四部川端康成的作品,这还是第一次见。你看无论是《雪国》还是《伊豆的舞女》都是以男性观察女性展现女性的美,《古都》倒是好,直接写女性,可能也是为了刻画古都的美吧。那这么说这部作品和川端康成的其他作品还略微有些不同。

也可能是我读少了,这个观点看看就行了。

个人感受(2/5)

就我个人而言,对这种古典的意境不是很沉浸,也许是读书读少了,体会不出来,整本书都没有太多感觉,而且我对这种传统女性形象有些反感(比如顺从父亲的意愿结婚)。也许是我不太适合读这种全是意境渲染的小说吧,总之个人对《古都》不是很推荐。

ps:给自己打个脸。来源于维基百科

作品关联[编辑]
《古都》和其他两部中篇小说,于1968年获得诺贝尔奖委员会审核通过,由于以丰富的感情、高超的叙事性技巧、并以非凡之敏锐表现了日本人内在精神的特质,据以颁给川端康成诺贝尔文学奖。其他两部为《雪国》(1935年-1948年)与《千羽鹤》(1949年-1951年)。

作者: illlights

2024 © typecho & eli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