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愉

原神:当恶龙战胜恶龙

by illlights, 2021-07-30


编者按:都说勇士终将变成恶龙,那挑战者本身就是恶龙又会怎么样?

  其实原神这款游戏我根本没有下载过,但是最近原神在国外的知名度愈发提高,我想借机梳理一下原神这款游戏并不长的游戏史。我本人是NS用户,对原神这种F2P(free to play)游戏并不是很喜欢,不过一路“关注“过来,我对原神和米哈游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。

冠以抄袭名义的前奏曲

正式发布之前,米哈游于2018年发布游戏的漫画《原神PROJECT》,并在Crunchyroll上连载。而在2019年1月,米哈游接受东方新闻的采访,透露了《原神》的消息。游戏首次于2019年E3电子娱乐展上正式宣布。第一次的封闭测试于6月21日开始。
(来自维基百科)

  游戏最早发布内测是在2019年6月,那时候我野吹游戏总时长还没有100小时,仍然一心扑在塞尔达上,当然对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。不过我还是找了些数据来佐证当时的讨论。
2019年6月左右关于原神的搜索数据
2019年6月左右关于原神的搜索数据
  这是限定时间为2019年6月到7月的百度搜索结果,不难看出,和“原神”这个词和“抄袭塞尔达”基本上离不开,我当时肯定是站队塞尔达的,还记得那时候还在知乎上调侃了一句:
我在知乎上的回答
(那个支持是后来改的,那个时候选的肯定是反对)
  从现在来看,这些争论很重要吗?其实对我们这些主机玩家来说并不重要,但是对于米哈游来说的确非常重要。毕竟这是免费的“广告商”:其实米哈游对于主机玩家并不会非常重视,毕竟大部分主机玩家都是被买断制宠惯了,F2P游戏的支付能力不强,至少我接触买断制游戏后基本上就没有给什么游戏充钱了。但是原神初期的声量,几乎就是靠“抄袭塞尔达”撑上去的,甚至还几次登上热搜,不得不说是主机玩家们为原神打了个高曝光率的广告。
  对于没怎么接触过主机的玩家来说(在中国是绝大多数人),看到热搜上一款新的游戏抄袭一款不认识的游戏和我有什么关系?但是既然前面这个游戏是一款免费的游戏,为什么不试一试呢?这样广告效应就起来了,加上相较于国内其它游戏比较优秀的场景和美术,用户自然就多了起来。
这是原神故事的前奏,是一个商业操弄着蹭热度的开始。

声名在外

  相对于国内剑拔弩张的对峙氛围,原神在国外的风评就很有意思。一样,我先选几张2019年6月的谷歌搜索结果(本来想搜一下twitter但是twitter没有选择时间的功能)
Googlesearch2019.6
Googlesearch2019.6
  如果你不太能看懂英文也没关系,大部分都是在客观介绍这个游戏,比较有意思的是第一张图最下面一条,用词是"Zelda inspired"(由塞尔达启发的),第二张图最后一条直接是“Zelda: Breath of the Wild is now on PC”(荒野之息可以在电脑上玩了!),虽说有标题党的嫌疑,但是的确说明国外对“原神抄袭”这个事并不是特别批判。我觉得原因可以有三种情况,这个可能性大家自己掂量:

  1. 米哈游买通国外机构,而国外民众对原神的关注度不高
  2. 国外原神的“抄袭”并不过分
  3. 国内的“抄袭”舆论是米哈游故意炒作

  而到了游戏发售后,情况就更加神奇了:
googlesearch2020to2021
  这第一篇文章非常夸张(虽然作者好像是中文名),好家伙,直接写"Genshin Impact was a landmark game for 2020, and for global awareness of Chinese-developed video games."(译为:原神是2020游戏的里程碑,提高了世界对中国游戏的意识)这是什么话,虽然不是什么专业评测,但随随便便吧landmark这个词用出来也太夸张了,下面还有网友留言:

I’ve been waiting for it to finally come to the Switch, but from everything that I’ve heard it sounds like the game has only gotten more grindy/micro-transaction focused since launch, which is unfortunate.
我一直在等待它最终登陆Switch平台 ,但从我所了解来看,好像自发布以来这个游戏变得更加粗糙,而且专门搞内购,很不好。

  先不说这篇文章的作者,这个评论者明显是switch用户,但是仍然很期待原神(至少原来很期待)?这时候我不得不承认,国外对原神的评价很高各大游戏媒体的评分也比较高:

Metacritic:iOS:82/100[54]PC:84/100[55]PS4:81/100[56]
Destructoid7.5/10;Game Informer9.25/10;GameSpot7/10;HardcoreGamer4/5;IGN9/10;PC Gamer美国84/10;

大厂的支持

  我要说的“大厂”,肯定是索尼了,首先是CHINA JOY的闹剧,但这还不算什么,毕竟是索尼中国的行为,和索尼关系不会太大。但是也能一定程度代表索尼总部的意思,说明索尼看好原神。
chinajoy 2020
  目前原神在主机市场也是只登陆了PS5,被调侃成”护航大作“。
  但是最近看到的这条twitter就不得了了,索尼直接把第一方大IP地平线给原神做联名!!首先这肯定是索尼总部那边批过的,毕竟这一流IP的授权不是想用就用的。而且这还是我第一次看到索尼授权地平线IP,夸张程度可想而知。
原神联名地平线
  我推测索尼和米哈游“合作”还是任天堂的功劳。索尼和任天堂常年不合,现在索尼逮到个“抄袭塞尔达”的游戏,这不得搞好关系?加上米哈游在国内的热度绝对大于PlayStation,这一波合作既是和任天堂对着干也是蹭热度做宣传,恐怕地平线的联名也是因为地平线新作要出了来中国做个宣传。米哈游这边当然高兴啊,PS在国外这知名度,给原神做海外推广还不容易吗?
原神至今没上NS,恐怕和这也有关系。

成功的商业操作

  说了这么多关于“口碑”“名气”的东西,说到原神总还绕不过一个问题:赚钱。
  米哈游算是中小厂,对于原神恐怕也算是孤注一掷,而前面所说的操作不管是不是有意为之,这一波闹剧和合作肯定给原神带来了不小的收益。从商业的角度来看,原神是成功的,不仅做成了一款国内的游戏,还能在国外大量盈利。

2021年03月25日Sensor Tower数据透露,自2020年9月底上线以来,《原神》手游在六个月内的收入(不包含国内安卓渠道在内)已经累计超过了10亿美元。这也意味着,《原神》成功打破了纪录,成为最快突破10亿美元大关的手游。收入分布上,《原神》移动端收入最高的市场是中国iOS,贡献了3.02亿美元,占移动端总收入的29.5%。日本市场排名第2,贡献了2.78亿美元,占27.2%。美国市场排名第3,约1.89亿美元,占18.5%。

文化输出?

  最近美国有人包下好莱坞的古老酒店给原神的人物过生日,一些网友提到了文化输出,我觉得不太对。二次元文化并不是中国的元素,怎么能说是输出?那除了二次元文化这款游戏还有什么?好看的女孩子?好看的女孩子也算是文化输出?总之我觉得文化输出这档事还是得看后面的《黑神话悟空》。不过原神还算是宣传了中国的游戏行业,让中国游戏第一次登上世界展台。
  不过商务部是认定了米哈游这波文化输出,搞了个什么文化出口重点企业,恐怕也是现阶段游戏行业并没有非常突出的本土文化,姑且把这“拿来文化”也作为文化输出。

国产游戏的破局者

  很抱歉我没有查到具体的资料,但是据我所知,腾讯和网易最新的游戏计划开始对标原神。投入大量经历在美术和设定上,这在国产游戏市场上我还是第一次见。也就是说,原神以一己之力把国产游戏往3A的方向拉了一点点。想想腾讯以前都在干什么事?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哪个是原创的?真的有美术、音乐这些东西吗?可以说原神这下是打破了国产游戏的僵局。
  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米哈游还是在这方面做了不少让步,不想《黑神话》那么激进。首先f2p的模式没有改变,其实开放世界f2p是很难做的,但是原神仍然选择f2p。首先是f2p盈利空间的确大很多,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因为国内手游玩家的付费意识:我知道很多人仍然觉得“游戏为什么要钱?”,这么久的手游市场也适应了f2p的模式,毕竟是免费玩嘛,为什么不玩一玩(doge)。所以这一个让步应该是米哈游做的一个权衡,在商业和游戏中取平衡点。
  第二个让步就是更新制。还是那《黑神话》做对比吧,黑神话是硬着头皮来想要打造3A买断制,但现实是至今仍未发布。而原神搭好了基本的世界观之后就直接上线,虽然一开始故事内容很少,引起一些玩家不满,但以更新的方式推进剧情的确对于小厂来说很合适:不仅是开发时间的缩短,而且还保证了后期开放资金的来源。毕竟一款不出名的全新IP哪里能吸纳资金。
  总的来说,我仍然觉得原神是米哈游向3A方向的一个试探,至少是向高质量游戏的一次试探。步子不敢迈的很大,但的确是稍稍让国产游戏产业不再固步自封了。至于米哈游以后会不会做买断制,还真不一定,但是个人认为f2p也是一种逐渐成熟的模式,f2p也未必做不成3A。

  一般介绍游戏的文章我都会在最后的总结中打个分,但是这次因为没玩过原神,还是不做评分,也可以减少一些争端吧。

作者: illlights

2024 © typecho & elise